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自带成都记忆光环的老建筑,值得你去走一走~

2017-11-13 城市中国


到对成都的记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锦江茶铺晒太阳,春熙路上看美女,宽窄巷子寻小吃。而在成都街头还隐藏着很多拥有成都老记忆的古建筑,它们以原来的面貌存在,但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有的被改造成了茶舍,有的被作为了博物馆,还有的变成了办公楼,但它们却永远保持着其独特的成都记忆。


作为成都人的城市君

当然也去追寻了一些关于成都记忆的古建筑


成都老记忆——回崇德里喝喝茶



崇德里——崇德里的建筑风格是川西老院风格,始建于1925年,大部分建筑于本世纪初被拆除。过去的崇德里是80多年前,一位名叫王崇德的商人,在成都红石柱横街买下一块地,取名为崇德里。作家李劼人的嘉乐纸厂也设在这里,另外,这里还曾是抗战期间成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办公处与联络处。是当年的四川文艺界人士聚集基地。可以说崇德里承载了成都的历史与沧桑。

现在的崇德里是由设计师王亥在原址上修缮而来的,改造成三个城市文化体验馆:“谈茶”、“吃过”、“驻下”,这里已是茶馆、餐厅和旅馆的驻扎地。走进崇德里,地上斑驳的青苔和墙上破旧的痕迹互相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我们可以在转角处推开门去“谈茶”处喝喝茶,也可以去“吃过”吃吃家常菜,累了可以去“驻下”住住家舍。

成都老记忆——回欣庐走一走


欣庐—位于四川成都锦江区大慈寺片区内,系靠西糠市街的两层中式建筑。该建筑是大慈寺片区为数不多的保留了原有风貌的老宅院之一,吸收了中国古代建筑和上世纪初叶建筑的精华。

如今的欣庐依然是小青砖堆砌而成的民国建筑,这座庭院很小,在花开的季节你还能看到金黄粉白的鲜花在院中随意招展,这座青砖小院如今也变成一家高级手表店,是购物的好去处。


成都老记忆——笔帖式老宅院坐一坐



笔帖式老宅院—位于四川成都大慈寺片区内笔帖式街,成都唯一一条以满语译音为街名的街道。过去的笔帖式主要是负责掌管满文与汉文翻译事务的官员办公的地方。其木质大门配上青石门槛,院门锁头龙凤双舞,木质窗头繁花盛开,川西民居的姿态诠释得淋淋尽致。

如今的笔帖式大宅院经过翻修后,成为了“博舍”酒店的入口。酒店设计融入了传统的四合院元素,中庭相互连通,环绕四周的是两座L型中层建筑,来客在去酒店的路上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


      当然除了城市君真切感受过的这三个古建筑

我再给大家推荐一些我准备去探索的成都记忆古建筑


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 位于四川成都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建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是以砖木结构,中西合璧为主的风格的建筑。

▲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旧址 


原四川大学女生院位于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内,是一座典型的川西风格的三合院群落。该建筑孕育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和时代气息,值得去感受被历史文化包围的感觉。

▲原四川大学女生院


广东会馆位于锦江区大慈寺街区内,曾是成都地区广东人聚会的场地,承载着“湖广填四川”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宝贵记忆,也是研究广东籍商人社会生活的样本。

▲广东会馆


龙王庙正街70号居民院位于锦江区龙王庙正街70号,真实而生动地留下了老成都市井风情和地域特征,是最值得保护的老建筑群落之一。

▲龙王庙正街70号居民院


原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办公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那个年代成都仿苏式建筑的代表之一。


▲原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办公楼


张大千故居建于1947年,典型的砖木结构,青砖青瓦。整套建筑的构建手法较为简练,大门、柱头、栏杆、房檐都只以简单的线条作修饰,凸显大家风范。


▲张大千故居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旧办公楼在体现新时代建筑理念的基础上,融入了传统建筑的符号和元素,对当时建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旧办公楼



成都的过去和现在都写在这一砖一瓦一墙之中,

这每一座古建筑都呈现出时间的痕迹,

我们也在这痕迹中寻求生活的意义。

关于成都记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慢慢寻味,

无论你此刻身在何处,

都要记得它们都在原地,等你回家。


>>往期回顾<<

大成都又牛X了,今天来了这么多世界大咖

今天你在哪?享受到成都最美的蓝天了吗?

必看丨四川这些景区淡季也很美!人少正好深度游

耍雪+看红叶+泡温泉,川西雪景美哭!三重体验走起!

第三波红叶指数发布!成都周边新晋赏秋秘境绽放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本文禁止转载

如果你实在想发,请随时骚扰城市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